那些竹子、桑麻和樹木
被一同打磨,艷陽中河水清澈
大山的石頭大多是流浪者
終于被打磨成硯臺
誰是千年的寫作者
厚厚的線裝書里
巴蛇舞蹈成一頁傳說
義陽山三峰對望,眼睛里
石板和木屋的骨頭里
三支河流匯聚的血脈里
一年四季,一朵梅花
從沒牙的太婆的嘴里盛開
從鰲溪河的波心盛開
提糖麻餅、鍋魁和十大碗
浴火重生。陽光永遠熱烈
我想,千年古鎮恩陽
不僅僅在蒲道觀的蒸籠里
只走過熱汽騰騰的七天
還有那些石拱橋、小山道,馬匹和背篼
把紅軍從通江、巴中接來
又送到長征路上,天安門城樓
把張思德送進列寧小學,延安的窯洞
把四面八方的商賈馱到古鎮
把殷實的田原風光背到古鎮
把望鄉的人送進母親的夢里
把求學的人送進登科的殿堂
短短長長的街巷,是多少人沒有走完的人生路
我不知道,千里米倉道上
有多少盞不滅的燈火
但我相信這里曾經的繁華,輝煌
我相信,有一位姑娘
在路的盡頭,在橋的盡頭
在柳煙雨幕里,在青石街巷里
在一座很大的棧房,幺店子
在前世,把今生的我等候
因此,我決定把我的夢分享給你
把河流、天空和時光分享給你
把用大山的骨頭做成的小軒窗
和那個梳妝的人分享給你
從此,我們就是古鎮的一磚一瓦
讓我們一起在古鎮的軀體里
聽鳥語花香,品濤聲風霜
彼此的心跳,造一間溫馨的梅花閣